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我曾經發行過一部很好的紀錄片,但是拿到國際上以后,很多老外就跟我講,你這個紀錄片我們真的看不懂,這里面講了很多的甲骨文、歷史、年代,我們都聽不明白,因為我們對中國文化沒有高深的了解。”11月11日在成都舉行的第11屆四川電視節中國紀錄片發展論壇上,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節目代理部副總經理程春麗講述了自己遭遇過的尷尬一幕,引發了很多在座專家的共鳴。
中央新影集團導演廖燁坦言,自己在歐美發行的片子絕大部分被改了,后來才明白文化差異無處不在。“我們有個片子叫《史前部落最后的瞬間》,第一句解說詞是‘黃河在西北靜靜地流淌’,中國的觀眾都知道西北是黃河的上游,有些人還看過照片,知道它的地形地貌,因為有文化背景,你聽了解說詞之后可以用潛語言來補充,對外國觀眾來講,他們沒有,所以我們覺得很簡單的事,到外國人那里,問題就全來了。”廖燁說。
“我們的衛星信號雖然可以覆蓋到全球,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很多頻道在海外的排序非??亢?。”面對目前引進紀錄片和輸出紀錄片的比例嚴重失衡的現狀,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認為,如何進行有效傳播,是當下紀錄片從業者面臨的迫切問題。
最近幾年,《帝企鵝日記》、《海洋》等國外紀錄片頻頻登陸中國影院,以瑰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刻的人文關懷震撼著觀眾的心靈。據報道,《海洋》在北美獲得了1944萬美元的票房,制作電視紀錄片的美國探索頻道去年總收入高達37億美元。當法國把《遷徙的鳥》當作國家名片,美國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成為“紀錄片品質”代名詞的同時,目前在規模、數量、質量和影響力上都不容樂觀的中國紀錄片,明顯還缺乏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作為我國第一部年度性國家紀錄片發展報告,11月9日發布的《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1)》通過調查發現,2010年對外傳播的中國題材紀錄片僅155部,播出時長也遠遠低于Discovery、BBC和History等境外紀實頻道。
據報道,角逐此次“金熊貓獎”的共有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部紀錄片,參評國家和參評數量創歷史新高。但在“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社會類終審評委、四川廣播電視學會會長吳寶文看來,中國紀錄片制作水平上去了,但相對于國外紀錄片,題材過于中庸,過于平穩,缺乏尖銳之作。
吳寶文說,國外紀錄片選材相當尖銳。如有一部影片是通過對大量貧困者的調查,反映“以小額貸款幫助困難家庭”這一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理論在實踐中缺乏可行性,挑戰了諾獎得主;以反映人體器官地下市場如何運作為題材的紀錄片,也讓人印象深刻。
相比國外紀錄片題材上的多品種,國產紀錄片題材相對狹窄。在文化部選送對外播出的紀錄片中,選題也大多側重于社會人文和政論類。而在國際紀錄片市場,最受關注的其實是自然、動植物和環保等生態題材節目。業界人士認為,當前中國紀錄片在題材取向上的短視,值得反思。
“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為什么能夠被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所接受,唯一緣由就是人類情懷。”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辦公室主任孫劍英認為,中國故事,人類情懷,這是中國紀錄片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人類情懷說起來很大,實際上很小,不管什么類型的片子都承載著創作者的情感,沒有帶著真情實感去表現,你的片子就沒有靈魂,你就不能打動觀眾。
通過一部《云之南》,來自英國的著名紀錄片導演菲爾·阿格蘭把麗江帶到了世界。在他看來,中國現在經歷了巨大變化,有必要把那些老年人的記憶重新發掘出來,講述懷舊的故事,展示中國人的精神,分享他們真實的生活。“我覺得中國人有能力用自己的角度去講述世界,而不是假裝去模仿別人。”菲爾·阿格蘭說。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認為,有很多跨民族的故事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比如央視正在拍攝的紀錄片《春晚》?!睹绹乩怼肪涂粗辛诉@個題材,每年除夕,世界各地的中國人能夠在同一時刻一起跨空間過年,他們認為,這個文化傳統背后,民族的凝聚力無法估量。
而紀錄頻道今年年初開播的《美麗中國》,作為中央電視臺和英國BBC的一個項目,迄今已經在60多個國家180個機構播出,當初投資的成本已經全部收回。“它既滿足了中國主流價值的要求,又滿足了海外受眾的需求。”劉文說。
“好選題永遠是打開國際市場大門的入場券。”國新辦五洲傳播中心副主任袁力麗表示,如何把中國的選題進行國際化的表述,又符合中國人的心理價值和主流價值,這是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必做的一道功課。
“代表一個國家走向世界的還是紀錄片,你不可能用一些肥皂劇走向世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節目代理部副總經理程春麗說。然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2010年出示的數據表明,中國電視節目在海外發行接近80%的銷售份額來自電視劇,紀錄片的比重僅在15%到25%之間。
讓中國紀錄片逐步國際化,中國紀錄片人一直在努力。眼下,央視紀錄頻道正在以每年面向全球播出3600余小時的節目總量,打造著中國最大的紀錄片播出平臺。繼今年8月聘請國際紀錄片大師、法國電影人雅克·貝漢為央視紀錄頻道首位榮譽國際顧問之后,伊夫·讓諾、史蒂夫·伯恩斯等8位紀錄片大師在這次四川電視節上以國際顧問身份集體受聘于央視紀錄頻道。此外,央視紀錄頻道與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英國的BBC,法國國家電視集團,日本的NHK,韓國的KBS等機構都有一系列的合作計劃,包括節目交換、聯合攝制、人員培訓等各個方面?!赌虾"裉枴?、《絲路》、《故宮Ⅱ》、《春晚》、《超級工程》、《舌尖上的旅行》、《園林》、《茶:一片改變世界的葉子》等紀錄片,將于歲末年初陸續亮相央視紀錄頻道。
“中國的國際化要弄清楚是什么,國際化的前提一定是堅持其本土價值和中國市場,在這個前提下國際化才有效,否則就變成完全歐美的觀點,丟失了最本質的東西。”劉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