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伴水而生、因水得名,得水之先、占水之優,享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發展水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淡水品總量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水產業已經成為湖北省農村經濟的優勢產業、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農村生態文明的基礎產業,是湖北省摘取“全國第一”桂冠為數不多的產業之一,是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在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省十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推進“五個湖北”建設的新時期,水產業發展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水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里?如何發揮比較優勢,破解發展瓶頸,加快轉型升級,實現水產大省到水產強省的跨越?在第八屆湖北(江夏)“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文化旅游節開幕前夕,我們專訪了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水產局局長李勝強。
“千湖之省”尋求水產業高點起跳
雖然湖北水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著結構不優、加工不強、品牌不響、綜合效益不高等問題,水產大省“大而不強”的現實引發了水產部門的思考,更引起了湖北省高層的關注和重視。
近年來,湖北省政府連續三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水產業發展作出部署,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在現代農業示范區、精養魚池標準化改造、板塊基地建設等方面累計安排2.8億元資金,為水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為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2012年7月,履新三個月的省水產局局長李勝強帶隊到蘇浙滬考察學習,他多次問水產同行,江蘇陽澄湖的螃蟹為什么又大又漂亮?同樣規格品質甚至更優的螃蟹,為什么人家可以賣到幾十元一只,而我省很多地方還是在估堆賣?還有浙江“千島湖”有機魚等,他們的名頭為什么叫得那么響?他把這些問題帶到局黨委會上專題研究,決定把強基礎、調結構、促加工、唱品牌作為工作著力點,推進水產業轉型升級。
李勝強局長介紹,今年來,全省水產業堅持現代漁業發展方向,在狠抓魚池改造、結構調整、加工增值等重點工作的同時,不斷深化“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楚江紅”小龍蝦、“洪湖漁家”生態魚等三大品牌建設,帶動全省水產業呈現結構趨優、集約發展、質效提升、生機勃發的良好發展態勢。
水產品牌凸顯“蝴蝶效應”
筆者了解到,在行業部門的指導下,湖北省小龍蝦產業協會、湖北省河蟹產業協會、湖北省漁業產銷協會通過對三大品牌的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進行嚴格的監管,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營銷,保證品牌產品品質。以“協會+基地+企業+農戶”的形式,實現抱團經營闖市場、凝聚合力創效益。同時,把厚重的荊楚文化底蘊、生態健康的資源優勢融入品牌建設,形成特色競爭優勢,不斷提升三大品牌文化價值和消費品位。
在三艘航母品牌建設過程中,水產部門與商務、旅游等部門共同開展農超對接活動,采取洽談會、展銷會等形式,創造供需雙方溝通平臺,使水產品牌產品更多地通過訂單生產的形式直接進入消費市場,與省內40多家餐飲、酒店、超市成功牽手,從而使優質水產品實現價值最大化,讓更多的漁民從中得實惠。
李勝強局長說,“三大品牌建設的不斷深化,使得我省‘一魚一蝦一蟹’在省內外高端市場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激活效應、傳導效應和聯動效應正在不斷放大,成為推動我省水產業新一輪發展的加速器”。
2011年,“楚江紅”小龍蝦占全國總產量的51%,出口創匯1.2億美元,占全國出口份額的50.6%;“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已批量進入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并首次出口香港500噸,占香港市場的71%;“洪湖漁家”生態魚十大主導品種之一的黃鱔產量占全國的42%,在上海等地具有定價話語權。
小龍蝦、河蟹、黃鱔、鱖魚等養殖面積不斷擴大,達810萬畝,占全省養殖總面積的79.4%;“楚江紅”小龍蝦在歐美等市場持續熱銷、“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成功登陸香港、臺灣等新興市場,1—9月全省水產品出口創匯達2.16億美元,同比增61.4%;三大品牌還成功帶動地方特色品牌發展,形成以三大品牌揚帆領航、“鄂州武昌魚”、“長陽清江魚”、“仙桃黃鱔”、“京山龜鱉”等地方品牌千帆競發的新局面。
“梁子”牌撬動第二個“百億元產業”
5月8日,湖北省委領導率省直有關部門到湖北省水產局專題調研水產加工業發展情況,作出“高舉四個一批大旗,加快建設水產強省”的重要指示,并明確提出 “發揮湖北優勢,加快河蟹產業發展,拿出實招與陽澄湖大閘蟹PK,壯大發展河蟹產業”的要求。李勝強局長說,省委領導的高度重視,讓全省水產系統備受鼓舞。我們將認真謀劃,主動作為,通過3—5年努力,把“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帶動全省河蟹產業快速發展,將其打造繼小龍蝦之后的第二大百億元產業。
據了解,今年來,通過開展培訓練內功、宣傳推介唱品牌、搭建聯盟搶市場等系列舉措,“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社會影響力顯著攀升,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拉動全省河蟹生產的快速發展。全省河蟹養殖面積達到280萬畝,產量有望突破10萬噸,同比增長20%以上。“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追捧。品牌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0多個大中城市,繼去年成功搶灘香港市場后,今年又與“陽澄湖”大閘蟹一道,成為全國兩家首批供臺河蟹;已從“提籃小賣”成功轉變為“論只賣”,在今年9月底北京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每只蟹賣168元,一搶而空。10只裝河蟹禮盒在中秋、國慶期間備受消費者親睞,最高賣到1888元,與“陽澄湖”大閘蟹相比不遑多讓,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華麗轉身;相繼斬獲中國馳名商標以及第八、九、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湖北市場暢銷產品、湖北旅游特產精品等系列榮譽。
湖北水產強省建設步履鏗鏘
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湖北水產業眺望未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轉變漁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加快發展水產加工流通業為突破口,在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確保漁業生態安全、確保全國淡水產品總量第一的前提下,促進漁業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全力打造湖北水產“雙千億”生態產業,力爭3 -5年,實現規??偭糠?,漁業一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二三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漁業經濟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努力推進由淡水漁業大省到強省的跨越。
李勝強說,水產品牌打造助推湖北省水產強省建設效應日益顯現,下一步要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瞄準主攻方向,尋求重點突破,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夯實發展基礎,深挖發展潛力,激活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質效,增強發展后勁。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漁業生產條件由主要 “靠天吃飯”向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轉變;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漁業經濟增長由“一產業推動型”向“二三產業拉動型”轉變;三是強化科技創新應用,推動水產品供給由注重數量增長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四是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漁業生產方式由千家萬戶分散經營向提高組織化程度轉變;五是加強資源養護,推動漁業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六是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做大做強企業主體,加大營銷策劃和品牌整合力度,進一步提升湖北水產品牌競爭力。(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