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rrt7r"><pre id="rrt7r"></pre></pre>

      <pre id="rrt7r"></pre>

      <noframes id="rrt7r">
      第一農業網 » 資訊 » 行業標準 » 正文國內動態 國際動態 展會動態 分析預測 專家觀點 政策法規 行業標準 熱門話題 市場行情 農業科技 致富經 食品安全 

      北京市配方肥惠農增收節支18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1-03  瀏覽次數:1443

        承包種植的800畝玉米顆粒歸倉后,房山區韓村河村種糧大戶杜新算了一筆賬:今年三秋,他購28噸配方肥,獲得政府補助2.8萬元,連同玉米增產所得效益,共增收節支近8萬元。據市土肥站站長趙永志介紹,近6年來,本市對11.9萬戶農民施用的配方肥累計補貼7200萬余噸,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220萬余畝次,促進增產9.78億公斤,帶動農民增收節支18億余元。

        據了解,本市啟動測土配方施肥工程6年來,由于配方肥在成本上比普通化肥高,從銷售價格上不能對農民形成吸引力。為鼓勵農民使用配方肥,本市每年都對農民使用配方肥進行財政補助,補助標準從6年前的每噸200元,增至目前的每噸1000元。在配方肥的幫助下,京郊有許多像杜新這樣的種糧大戶都成了遠近聞名的高產戶。

        杜新介紹說,他是郊區使用配方肥較早的農民之一。此前,他家的地化肥沒少施,可產量就是上不去,為此他把土肥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為土壤“把脈問診”。專家通過土樣抽檢發現,這片地施肥存在重施氮肥、亂用磷肥、忽視鉀肥的問題,致使土壤中氮、磷、鉀含量比例失衡。專家為杜新家的糧田開出了肥料配方,改變傳統施肥方法,改施氮、磷、鉀含量比例為15%、20%、10%的小麥專用配方肥。自此,這片800畝的小麥和玉米畝產量逐年增加,今年分別達到550公斤,比5年前增加了30%。

        據趙永志介紹,種植大戶率先使用配方肥的示范帶動的作用十分明顯。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實施以來,按照區縣有示范鄉鎮、鄉鎮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戶的標準,在全市建立起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網,讓農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測土配方施肥所產生的效益。目前,全市主要作物生產實現了配方肥全覆蓋。

        本市緣何投資大量資金補助農民使用配方肥?趙永志說,在提高糧食種植經濟效益的同時,本市還算了一筆“生態賬”。據統計,2005年京郊化肥施用量達14萬噸(純養分),每畝平均施化肥39公斤,而當時的氮肥、磷肥、鉀肥的利用率僅為10%至40%左右,未被吸收利用的肥料,有的存于土壤之中,有的隨降雨、灌溉和地表徑流進入水體,形成面源污染,有的揮發到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據研究,農田每減施1公斤化肥,相當于減排3.69公斤二氧化碳,本市6年來累計節省化肥6.4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7萬余噸。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新聞視頻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