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rrt7r"><pre id="rrt7r"></pre></pre>

      <pre id="rrt7r"></pre>

      <noframes id="rrt7r">
      第一農業網 » 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國內動態 國際動態 展會動態 分析預測 專家觀點 政策法規 行業標準 熱門話題 市場行情 農業科技 致富經 食品安全 

      傳統農業文化傳承是鄉村振興重要內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1-15  瀏覽次數:718
       原標題:傳統農業文化傳承是鄉村振興重要內容 ——專家學者聚焦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在第四屆全國農業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就“農業文化遺產傳統知識與文化傳承”這一話題進行了交流。大家認為,把植根于悠久文化傳統和實踐經驗的農業文化遺產傳承好,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應有之義。

        面對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文化遺產面臨較大危機,而其本身的特殊性也增加了保護的難度。那么該如何對農業文化遺產進行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

        傳承農業文化遺產可有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龍榮華認為,傳統農業技術和生產方式是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在實際勞作中累積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文化積淀,獲取的農產品較獨特,產生的生物資源豐富,具有的技術體系較完善,有突出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及社會經濟價值。而且傳統農業技術的充分應用,對當地水、土等資源也能起到較好保護作用,傳承農業文化遺產可有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現在我國提出對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實施‘雙控’措施,實際上就是對農業產業發展認識的轉變。”龍榮華說,現今,農業現代化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和一個新的起點,不是單一追求量的多少,而必須把質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

        他認為,新時代必須堅持傳統農業與有機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這樣既能促進多功能農業的發展,又能有效促進和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人們對農業文化遺產的認知度和重視度有待提高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馬楠博士以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為例,提出目前農業文化遺產發展中存在認識不夠、傳承斷代等問題,“傳統知識一旦丟棄將會永遠消失,這將是少數民族、農業文化遺產地乃至整個國家的重大損失。因而,對農業文化遺產中傳統知識進行保護和傳承,是遺產系統內所有居民、當地政府及農業文化遺產管理人員的共同責任。”

        馬楠建議,各級政府應更多面向大眾特別是農業文化遺產地居民開展農業傳統知識保護宣講活動,增強人們對于傳統知識重要性及保護迫切性的認識,使其認識到自身所有的傳統知識是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以及遺產系統的重要組分,具有重要價值,進而加深他們對于傳統知識保護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應盡快出臺政策解決農業文化遺產傳承危機

        針對農業文化遺產傳統知識面臨傳承危機這一問題,馬楠建議:對于已經面臨較大消失危機的傳統知識,必須盡快出臺挽救性政策,鼓勵并培養傳承人來傳承這些傳統文化。

        “目前人們對于農業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不夠高,遺產的傳承確有斷代之虞。”安徽農業大學沈琳教授建議,可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力來喚醒更多人對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意識,推動更多人加入到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中來。

        目前,我國對于農業文化遺產的宣傳存在缺乏專業化傳播平臺、傳播質量參差不齊,以及傳播形式和效果不盡如人意、缺乏專業化新媒體編輯制作運營人員等問題。對此,她提出:“希望能建立以農業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專業化新媒體平臺,廣納人才,提高新媒體平臺編輯制作與運營水平,利用網絡的傳播加快農業文化遺產知識普及,吸引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加入到農業文化遺產傳承工作之中。”

        名詞解釋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我們通常說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包括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由我國農業部認定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指人民在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世代傳承并具有豐富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生態與文化景觀的農業生產系統。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這項重大行動,中國政府率先積極響應,積極參與了項目準備、申請與實施工作。2012年,我國啟動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工作,目前累計有4批91個項目入選。

        近些年來,我國農業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其經驗和做法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相關制度的決策參考,得到了不少國家的推崇和肯定。

          (文章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蔡正奮 栗園園)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新聞視頻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