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形狀和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細刺,背部長著一層青苔似的淡綠膜,正中有蒂,長在懸崖絕壁陰濕處的石縫之中,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長成。
采石耳是件艱難的事,山高林密,山上山下溫差大,一般在5-10月這段時間采摘,藥農要選擇晴好的天氣,結伴而行,隨身攜帶粗麻繩和
特質竹筐等物品,攀懸巖,登陡壁,尋找到石耳蹤跡后,先要選擇下山的地點,將粗麻繩一端系在山頂的樹上或穿在山巖石孔中,一端拴在藥農身上,藥農由此下放到三四十丈的深谷中去采摘,的來堪稱不易。
徽菜中有“三石”即石耳、石雞、石斑魚,其中“石耳”就是其中一種,用石耳煨肉或燉雞,鮮美可口,石耳是績溪的山菜珍品,俗稱“石衣”也是一種藥用山菜。食之可清涼明目。
食用方法:先用冷水浸泡10分鐘,稍微清洗一下,等肉快熟的時候放入石耳待湯滾就可以食用了。注:這是洗好去蒂的石耳,沒洗的石耳只有一半的價錢